01 9 月 【理財心法2】不再想入不敷出?3步教你減少開支!
剛剛大學畢業的你有沒有「月月清」做「月光族」?你是否入不敷出?會不會到月尾時日日要以即食麵度日?學會記錄開支後,相信你開始了解自己究竟是如何花錢的,人工那一筆錢究竟花在哪裡去了。
第二點:要清楚的是支出中有什麼分類?每個分類又佔了幾多?
比較常見的包括:家用、租金、上班的交通費、午飯的費用、娛樂的費用、購物和雜費等。以上面的方案為例子,我們要審視自己的支出有否超過7,000元,支出中哪個分類比較多,如果沒有超過預期的開支當然很好,但如果支出超過了,就必須了解哪些是必須的支出,哪些是因為自己的欲望而多花的支出。
例如,租金、交通費和午飯的費用很難完全避免。如果跟家人住,租金不用付,家用的金額則是你的心意,可以與家人商量一下。上班的話,就減少乘坐的士,多坐公共交通工具,午飯就可以自己準備午餐盒,健康之餘又可以省錢,一日50元午飯錢,4個星期就能省下1,000元,一年就能省下12,000元,對一個月入15,000元的人來說已是接近一個月人工。
各個分項的支出要合理,通常來說,家用、租金、食飯錢、交通費應該佔較大比例,個人娛樂的消費和購物的支出應該佔較小的比重。(錢家有道的收支預算工具)
第三點:分清想要和需要
很多時候,當我們看到一樣很想要的東西時,很可能會沒想太多,就衝動地買下。可是,過不了多久,那東西就不知被丟到哪裡去了。可能那是一件只穿了三次的衣物(後來卻覺得穿得不好看),可能是一件很有型會喚起回憶的擺設。有時可能見到一家店難得地打折扣,便忍不了手想搶購。
可是,很多時這些東西其實不是必需品。我們如果要儲錢的話,必然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欲望,哪些是生活上必會用到的。
下次衝動想買時,可以先冷靜想一想,這筆花費值不值得,價錢真的是最便宜的嗎,有沒有貨比三家?買回家後,你又會在什麼時候用到?衣物的話,自己有沒有衣服或鞋子可以配到?這件上衣是可以上班時穿的,還是只可以在參加派對時穿?一年可以穿幾多次?如果這件大衣賣1,300元,而香港的天氣卻只有一個星期會冷得需要穿這件大衣,你仍覺得化算嗎?
多想想買回家後的情景,就會知道究竟自己有多需要這個東西。這樣子去購物的話就不怕自己會亂買東西了。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